"运输师长'张灵甫,工作热情又积极,运武器送弹药,慰问我参战野战军;蒋介石的'大红人',你替狗卖命见阎王……"
1947年5月16日黄昏,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山的山头上,华野战士们哼着小调、扛着战利品,押着俘虏,正朝山下走来。
就在刚刚,我华东野战军于孟良崮全歼了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敌中将师长张灵甫也在这场战斗中被我军击毙,命归黄泉。
一、
与此同时,设在山下的我军指挥所里,陶勇司令员接到了一个电话:"报告司令员,找到了张灵甫的尸体了!
陶勇将电话一撂,立马命令警卫员备马:"命令警卫班集合,去600高地!"
大战过后的孟良崮,到处都是弹坑、死尸,再加上山路崎岖,陶司令员费了好大力气,这才爬上600高地,来到了设在高地上一个山洞里的敌指挥所。
走进指挥所,只见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敌人的尸体。其中一具身穿将官制服的尸体,就躺在一只炸毁的发报机旁。一名警卫员扯下尸体胸前的胸章,将它交给了陶司令。
陶勇接过胸章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中将张灵甫”五个字。他咧开大嘴,嘲弄地望着躺在地上的张灵甫说∶"张师长,你醒醒,我陶勇看你来了!”
这也难怪陶勇司令员高兴,因为这个张灵甫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同时又是一个极为反共、手上沾满了我军将士们鲜血的国军将领。
张灵甫1903年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自幼熟读经书, 爱好古文和书法。
从读中学时开始,一有闲暇,张灵甫都要带着笔墨纸砚,四处临摹历代书法家的碑帖,一临摹就是一天,甚至连午饭都忘记吃。
1923年,张灵甫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时, 正值北京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张灵甫也受到影响,于是投笔从戎, 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4期。
毕业后, 张灵甫被分配蒋介石的第一军当了一名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
北伐时,张灵甫的团在江西德安遇到了孙传芳的主力。张灵甫主动向团长建议, 率敢死队夜袭敌营。毫无防备的敌人被张灵甫的敢死队打了个措手不及, 大败而逃。不过在这场夜袭中,张灵甫的右腿被子弹击中,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这种凶悍勇猛的性格,也让张灵甫成了军中有名的悍将,短短几年间,他就被提升为独立旅一团中校团长。
二、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灵甫被划到胡宗南麾下,参与“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在一次战斗中,张灵甫追从马上摔下来跌伤了腿,于是离开前线去西安养伤。
在西安养伤期间,张灵甫怀疑妻子有外遇,竟拨枪杀了妻子,酿成了一出轰动一时的“团长杀妻”闹剧。
张灵甫枪杀妻子的恶行, 激起了社会公愤, 蒋介石只得下令把张灵甫押送到南京, 交军事法庭严办。但在胡宗南等人的庇护下, 军事法庭只判了张灵甫10年监禁。
张灵甫杀妻的原因,据他自己说是妻子有外遇,但他却仅仅只是怀疑,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仅凭疑心便危害妻子,这也反映了张灵甫是一个既多疑,又暴躁、凶残的人。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以“抗战需要干部”的理由,将张灵甫秘密释放出狱,来到七十四军,又当上了团长。
在抗日战争中,张灵甫立了不少功,官也越当越大,当上了七十四军少将副军长。1944 年,他又被蒋介石送到陆军大学将官班镀金,不久后便升任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成为蒋介石手下炙手可热的“爱将”。
张灵甫在派系林立、明争暗斗的国民党军中,一无靠山,二无资历,他的发迹,完全是出于他善于钻营,加上极为凶悍,打战不怕死,这才得到了俞济时、王耀武等人的赏识,并进而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在1646年5月的国民党“整军”会议之后,张灵甫终于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师长。
三、
1946年6月26日, 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张灵甫认为升官发财的机会又来了,于是率整编七十四师三万余人浩浩荡荡杀向我苏北解放区,接连攻占了淮阴、淮安、泗阳、宿迁、涟水等地。
在张灵甫的心目中,自己的整编七十四师是一支全美械装备的主力,论武器装备不知道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好多少。
所以在得到一些胜利后,他洋洋得意地向蒋介石汇报说: “我孤军深入匪区, 扫荡数百里, 血战淮阴, 耀兵淮安, 匪巢既破, 匪胆已寒, 国军苟能乘胜长驱, 则立马中原, 直捣延安, 可计日而待也!”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张灵甫,甚至对蒋介石夸口说: “有我们七十四师, 就无新四军的葬身之地。有10个七十四师, 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
1947年4月初, 国民党集中华东13个整编师和34个旅, 组成了25万人的3个机动兵团, 企图在沂蒙山区一举摧毁华东野战军主力。
狂妄的张灵甫要求他的七十四师担任主攻任务, 在李天霞和黄百韬的两个师居的配合下,企图寻找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毛主席给华野传达了3点指示:"一是要有极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是不过早惊动敌人后方,准备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寻找战机啃掉硬核桃(七十四师)。"
张灵甫为抢头功,率部突出冒进,结果遭到了华东野战军的迎头痛击。张灵甫以为遇到了华野主力,于是命令74师向孟良崮方面撤退。
当74师撤到孟良崮时,张灵甫命令全师在此固守,并天真地幻想以74师为诱饵,引诱华野主力至孟良崮地区,然后让国民党其他部队赶来围歼我华野主力。
面对张灵甫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他的参谋长魏振钺提出了反对意见∶“孟良崮乃是一座孤山,在此死守,实为兵家之大忌。"
但狂妄的张灵甫则认为:此地虽是一座孤山,但地形险要,我军可置于死地而后生,临险境而逢生。于是“自信"的张灵甫命部队在孟良崮安营扎寨,充当起了“诱饵”。
四、
孟良崮虽地势险要,但这里是一座岩石山,无法构筑工事。张灵甫没有想到,他的74师在此安营扎寨,迟早会成为我军的瓮中之鳖。
陈毅和粟裕等华野领导,当然看到了围歼74的战机。我华野于是用5个纵队将74师团团围在孟良崮,同时以4个纵队阻击赶来增援的国民党部队。
5月15日夜,华东野战军强大的炮火向孟良崮进行覆盖后,5个纵队遂向孟良崮发起总攻。
七十四师虽负隅顽抗,但战至第二天下午终于全线崩溃。
张灵甫见败局已定,自己死期将至,还不忘用无线电台向蒋介石告了李天霞一状,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于“友军见死不救”,接着向蒋介石表忠心,说要集中全师高级军官集体自杀,“以报校长培育之恩"。
张灵甫的话还没讲完,解放军已经冲到了他的指挥室的山洞口。洞里的敌人还企图负隅顽抗,我军几梭子一射,洞里便没了声音。
至此,整编七十四师这支蒋介石的王牌,自师长张灵甫以下全部被歼。
74师全军覆灭的消息,像一记晴天霹雳,震动了全国。据说得到张灵甫身死的消息后,蒋介石老泪纵横地哭道:“以真是空前大的损失, 能不令人哀痛! ”
为了鼓舞士气,蒋介石仅下令为“效忠党国”的张灵甫在玄武湖畔竖碑, 大张旗鼓地宣扬张灵甫是“杀身成仁, 为党国尽忠”,还把英国送给国民党军队的一艘巡洋舰改名为“灵甫号”。
虽然蒋介石一口咬定张灵甫是“自杀殉国”,但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在找到张灵甫的尸体后,陶勇司令员便立即找来军医盛政权为张灵甫进行验尸,结论是张灵甫根本不是自杀的,而是被我军击毙的。
2001年,从江苏省如皋市离休的盛政权发表了《陶勇司令员命我为张灵甫验尸》的回忆录。回忆录中对张灵甫的验尸情况是这样介绍的:
找到张灵甫的尸体后, 陶勇司令员命令我验尸。张灵甫的尸体身着一套美式将官制服,头 戴大沿帽,头朝山头,脚向山下地躺在地上。
我首先检查了张灵甫的头部, 发现他的头部除左面颊擦去一块皮外,没有其他伤痕。
解开张灵甫胸前钮扣,我看到其前胸有两个枪眼, 子弹是从前胸射入,从后背贯穿出身体的。根据对枪眼的检查,可以肯定这两枪均是从百米外远距离射击造成的致命贯通伤。
张灵甫胸前枪眼的口径,与我军使用的美制 “加拿大” 冲锋枪口径一致,远比手枪的枪眼口径要大。
由于张灵甫的指挥部里没有人使用美制 “加拿大” 冲锋枪,张灵甫即使自杀,也没办法把枪放在百米外对着自己开枪,更不可能连发两枪形成两个枪眼。
得到张灵甫真正的死因后,陶勇点头说道:“我就说他这么顽固的人,应该是不会自杀的,他想突围逃命,才落得这个可悲的下场,他该死!”
当天晚上,陶勇将张灵甫的验尸结果上报给了陈毅,由陈毅向延安报告这一好消息。数日后,延安《解放日报》刊登了张灵甫被我军击毙的消息,有力回击了国民党编造的“张灵甫自杀殉国”的谣言。
五、
击毙张灵甫的,是特务团副团长何凤山率领的突击队。首长交给这支突击队的任务,正是“直捣七十四师指挥所,活捉张灵甫。”
由于敌人的火力很强,为了减少伤亡,何凤山采取了“前轻后重”的战术,前面放小部队,迫使敌人火力点暴露,然后再去消灭它。这样虽然时间稍长,但能保证白天进攻,又不削弱战斗力。
就在何凤山快接近山顶时,遇上了一支押送俘虏从孟良崮山顶下来的队伍。何凤山看到这队俘虏里,有个身穿将官服的俘虏,于是对此人进行了突审。
这名俘虏,正是七十四师的参谋长魏振钺。魏振钺告诉何凤山,张灵甫就躲在蘑菇状的崮顶的一个山洞里。
听说张灵甫就在前面,何凤山马上带着突击队向蘑菇状的崮顶冲去。
此时的张灵甫正龟缩在设在崮顶的指挥所里,与蒋介石进行最后的通话。在此之前,他把身边仅剩的几名军官召集在一起要求他们“自杀成仁”。
这些军官平日里过的都是荣华富贵的日子,家里都有万贯家财,娇妻美妾,哪里舍得死?
副师长蔡仁杰和五十八旅旅长卢醒两人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哭个不停,就是不肯对着自己的头开枪。副参谋长李运良则擦着腮帮子上的皮打了一枪,然后满脸血污地躺在地上装死。
正当洞中乱成一团时,洞外传来了何凤山的喊话声,要求洞里的人放开武器投降。
不知道是出于紧张还是什么原因,一名卫兵冲着洞外开了两枪。洞外顿时枪声大作,手榴弹、子弹雨点般地飞进了山洞。
"不要打了,我们师长都被你们打死了!"洞里传来了带着哭腔的喊声。
洞外的枪声停了。何凤山一看手表,上面的指针指向的时间是下午五点零二分。
六、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野主力带着七十四师精良的美械装备。押着二万俘虏,抬着张灵甫的尸体,迅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华野一气走了两天,琮到了沂水县一个叫野猪旺的村庄,进行了短暂修整。这时张灵甫的尸体已经有点味了,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请示上级后,决定把张灵甫埋在野猪旺村边一个废羊圈边上。
按皮定均的要求,6纵政治部买来一口好棺材,又给张灵甫穿上一套新军装,把他的脸擦洗得干干净净,按照军人的荣誉,将张灵甫就地掩埋。
这时,政治部副主任谢胜坤向皮定均请示:74师的俘虏中,有一个少将旅长和几个上校团长要求最后看一眼张灵甫。
皮定均认为这些人现在都当了俘虏了,还要看看张灵甫的遗容,说明这些人还是比较重感情的,于是同意了。
几人来到张灵甫尸体旁时,尸体已经穿了了一件崭新的军装,脸也洗得干干净净,连胸前的伤口部位,也都给整饰过了。
张灵甫的几个手下围在尸体边,一个个都哭了。风从松树梢头刮过去,发出呜鸣的响声,伴着内人压着嗓子的哭泣。
皮定均见几人哭个没完,于是一挥手,制止了几人的哭声。他严肃地对着几人说:"这就是你们师长的下场!他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说要三个月消灭共产党。
结果,被消灭的不是我们,是七十四师,是张灵甫本人。你们师长如此下场,是什么原因?"
其实在当了我军的俘虏后,这几人也想过这个问题。他们有的认为是国民党其他部队救援不力,有的认为是张灵甫过于轻敌,也有的认为解放军的胜利是侥幸所至,总之这次失败是偶然的,如果再来一次的话,74师不一定会被歼灭。
皮定均同意,张灵甫轻敌冒进的确是74师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灵甫占领两淮后便公开宣称∶"我孤军深入匪区,扫荡数百里,血战淮阴,耀兵淮安,匪巢既破,匪胆已寒,国军苟能乘胜长驱,则立马中原,直捣延安,可计日而待也。"但张灵甫却没想到,他的"孤军深入",却为自己钉上了第一颗棺材钉。
但这些人没有一个说对74师覆灭的真正原因。皮定均把几人带到一个小山坡上,用手一指:"你们看,我们的民工有多少哇!"
几人顺着皮定均的手的望去,只见道路上的民工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他们有的抬伤员,有的在运战利品,一个个精神昂扬,仿佛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皮定均见几人看得呆了,于是引导他们说:""你们应该记住,我们是代表人民的。你们呢?你们走到哪里,哪里的老百姓就跑光。你们为扫清射界拆毁民房。你们拿老百姓的门板做工事。你们走到哪里就把哪里搞得不像个样子。"
几个俘虏知道皮定均说的错,一个个陷入了深思之中。皮定均接着说∶"你们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回到蒋介石那里,再反共;另一条是留在解放区。"
这几个俘虏中,有人走了,但也有人留下,和七十四师的广大士兵一起被补充进了解放军。其中有一位俘虏在加入解放军后,很快当上了排长,成了皮定均的手下。他手下的那个排,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七十四师。
这个排在随后解放全国的战斗中,以30人打跑了国民党军一个800人的还乡团,还受到了皮定均的表扬。
张灵甫的尸体被安葬后,我军离开了那个小村子。很快,张灵甫的尸体便被国民党运走,安葬在了南京玄武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