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汉:从“痰”论治失眠案

主编 / 秦洪
2022-07-21 08:00

【以案说医】叶小汉:从“痰”论治失眠案【以案说医】叶小汉:从“痰”论治失眠案

叶小汉 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心血管病科)学科带头人。参与编写中医论著3部,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近10项,多次荣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17年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四届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吕某,男性,时年54岁。

反复失眠半年余。

【首诊证候】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失眠,眠1-2小时易醒,醒后难再眠,多梦易醒,晨起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舌体发烫感,咽中有痰,大便溏,纳可。舌淡胖,苔薄黄腻,脉滑细弦。

辨证论治

证候:痰热上扰。

治法:清热化痰,安神助眠。

处方:姜半夏10克、茯苓30克、陈皮10克、竹茹10克、淡豆豉10克、栀子10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厚朴10克、合欢皮15克、甘草5克、夜交藤15克、沙参15克、牡蛎30克,7剂,45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随诊过程

二诊:

睡眠仍欠佳,易醒,醒后难再入眠,多梦,白日乏力,纳一般,咽中有痰,色白质稠,晨起少许口干口苦,饮水量一般,大便偶有粘腻,小便调。舌淡暗,苔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虚痰盛,方以健脾化痰,安神助眠,方拟如下:

处方: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甘草5克、栀子1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佩兰15克、鳖甲15克、牡蛎30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14剂,45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三诊:

眠浅,易醒,梦较前减少,咽中痰减,少许口干,无口苦,饮水一般,腰酸,二便正常,舌淡有齿印,苔腻,脉弦。上方减合欢皮、栀子,加入黄连3克,肉桂3克。14剂,450ml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四诊:

睡眠有所改善,能每晚安睡4-5小时,咽中少许痰,无口干口苦,饮水一般,二便正常,舌淡,苔腻,脉弦细。效不更方,续服14剂。

随访,每晚能安睡4-5小时。

按语:

患者失眠,口干口苦,舌体发烫感,咽中有痰,大便溏,舌淡胖,苔薄黄腻,脉滑细弦,考虑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治疗上予清热化痰,安神助眠,治疗上予温胆汤加减,方中半夏、陈皮健脾化痰,茯苓健脾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淡豆豉联合栀子宣郁解烦,枳壳宽胸理气,白芍敛阴养血,厚朴下气燥湿化痰,合欢皮配伍夜交藤交通心肾,安神助眠,牡蛎潜阳镇心安神,沙参益气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热象已清,仍有痰多,大便溏,修改辨证为脾虚湿盛,治疗上予健脾化痰,以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四君子汤中太子参易党参,益气生津,白术、茯苓健脾化痰,陈皮、半夏化痰燥湿行气,栀子清热除烦,佩兰芳香化湿,鳖甲、牡蛎滋阴潜阳,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助眠;三诊时患者睡眠稍改善,于原方减合欢皮、栀子,加入黄连、肉桂交通心肾助眠;四诊,患者症状较前好转,随访可安睡4-5小时。

通过此案,叶主任指出从痰论治失眠的关键是:(1)以理气化痰为主;(2)重视益气培本;(3)同时不可过用寒凉。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QQ截图20220720152336.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