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龙:藿朴夏苓汤治疗胃肠型感冒案

主编 / 杨惠蝶
2022-08-10 08:42

QQ截图20230102082734.jpg

谢少龙 广东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曾任肇庆市华佗医院院长、端州区人民医院院长、肇庆市中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擅长诊治中医儿科、中医内科杂病。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王某,女,时年17岁,初诊时间:2019年5月10日。

患者5月7日开始发烧,头晕,恶心呕吐,胸中满闷不适,曾服维C银翘片2粒,其热退;5月8日本地某医院诊为春温,服清解方剂,药如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元参、沙参、芦根、石膏,两剂后病势加重,胸闷如痞,饮食不进,神疲乏力,溺赤,大便略稀脉濡略数。

【首诊证候】

主诉:发热、胸闷、恶心呕吐3天。

既往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体温38.5℃,神清,精神差。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

辅助检查:无。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胃肠型感冒。

中医诊断:湿温。

证候诊断:湿热内蕴,中焦不运。

治则:辛开苦降,芳香宣解。

处方:

绵茵陈15g、藿香10g、滑石15g、厚朴10g、半夏10g、杏仁10g、白蔻仁10g、柴胡10g、土茯苓15g、葛根30g,2剂。

【随诊过程】

复诊:

2剂后身热已退,体温37℃,舌苔渐化,胸中自痞基本消失,小溲较畅,大便未通,两脉中取滑濡。调整处方如下:

绵茵陈15g、藿香10g、滑石15g、厚朴10g、半夏10g、杏仁10g、白蔻仁10g、苏叶10g(后下)、土茯苓15g、甘草5g。

按语:

湿温宜宣气化湿,最忌滋腻,滋腻之品腻滞气机,且助于湿,反使病情胶着难解。湿为阴邪,非温不化。虽湿热为患,治宜分清湿与热孰多孰少,当用苦寒也要恰如其分。若过用苦寒,克伐阳气,不仅湿不能去,反致气机闭塞,邪无出路。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中焦不通,气机不行,开之必以辛热之品,如豆蔻,宜半夏、厚朴辛开苦降,燥湿行滞宣畅中焦。

指导老师评语:病发“立夏”,热中夹湿,本案中前医者仅以清热之“桑、菊、元参、石膏”甘寒之品而效不佳,为无除湿治疗。今以“藿、朴、夏、苓”之清热除湿兼治而显效,当能说明问题所在。故“甘露消毒丹”之意治暑夏之时疫最适宜,已得长期临床观察验证,可作经验推广。

(本案编写:孔令强)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