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秘诀:三寒,两倒,七分饱

主编 / 杨惠蝶
2022-07-19 06:55

《黄帝内经》养生秘诀:三寒,两倒,七分饱

作者:儒风君

《黄帝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饮食起居,都有自然规律可循。

记住这套顺口溜:

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健康康活到老!

1

三寒

所谓“三寒”,就是要预防三种寒气。

从而增强正气,防止邪病入侵。

防风寒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也要有个度。

秋天风寒,并非人人可冻,当心冻出一身病!

身体这三个地方千万别受风,老病根都是这样留下的。

头为诸阳之会,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头部别吹风。

颈部血管集合,受风寒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腹部脏器众多,又没有骨头保护,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

肚脐眼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尤其要保护好。

《黄帝内经》养生秘诀:三寒,两倒,七分饱

防寒湿

寒必伴有水,水液停滞结聚而为湿。

寒重一分,则湿亦重一分,寒湿互结。

《黄帝内经》讲:“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寒湿入内,容易伤人体下半身的关节。

导致下肢发凉、麻木、疼痛,甚至破溃、发黑、坏死。

比如老寒腿,就是腿沉、腿凉、腿肿胀、腿发困等。

应格外注意关节防寒,不穿短裙、短裤,不露膝、脚踝。

若是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防虚寒

虚寒的人,往往面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

他们体质虚弱,基础代谢率低。

体内产生的热量少,四肢即使在夏天也是冷的。

最典型的症状是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除少部分人是先天阳气不足外,大多数人都是贪凉。

少吃生冷食物,杜绝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

2

两倒

《黄帝内经》讲:“起居有常。”

所谓“两倒”,就是要睡好“子午觉”。

子时大睡

子时,指半夜11点到1点。

此时阴气最盛,而阳气衰弱。

《黄帝内经》讲:“阳气尽则卧。”

子时不睡伤阴,阴虚容易嗜睡。

这个时候最容易入睡,而且睡眠质量最高。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凡眠,先卧心,后卧眼。”

意思是,说睡前一定要稳定情绪。

静静地躺着,然后慢慢合上双眼,自然就酣入睡梦。

《黄帝内经》养生秘诀:三寒,两倒,七分饱

午时小憩

午时,指中午11点到1点。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

《黄帝内经》讲:“阴气尽则寐。”

午时不睡伤阳,阳虚容易失眠。

午睡应以“小憩”为主,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

午睡时间太长,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的睡眠。

明朝太医刘纯说:“饭后小憩,以养精神。”

午睡对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项自我保健措施。

七分饱

《黄帝内经》讲:“饮食有节。”

一是要有节制,吃饭只吃七分饱;

二是要有节律,每顿饭尽量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中医认为,胃主收纳,脾主运化。

过饱则伤脾,过饥则伤胃。

脾胃不和,容易引起其他的疾病。

七分饱,是一种似饱非饱的状态。

胃里没觉得满,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

进食速度变慢,此时就应该停下筷子,管住自己的嘴。

老话说:“吃饭七分饱,胃口好到老。”

通常来说,在用餐时间规律的前提下。

这顿饭吃七分饱,在下一顿饭之前不会有明显的饥饿感,反而会胃口大开。

否则就说明没吃到七分,可以适当再加点量。

长期坚持只吃七分饱,不仅可以保证营养摄入,还利于控制体重、保持头脑清醒。

推荐阅读: